2016年4月14日 星期四

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巡禮

進入克里姆林宮的安檢室入口

如果,上個世紀末,蘇聯沒有戈巴契夫發動改革,如果1990年戈巴契夫在保守派政變下,失敗了,改革無疾而終,冷戰就不會結束,蘇聯會繼續堅守共產主義下去。那麼就不可能有現在走向開放的俄羅斯。他更不可能打開國門,歡迎世界各地的觀光客到來,一起為現在的俄國創造經濟繁榮。  克里姆林宮是俄羅斯的權力核心,一個在過去冷戰時期呼風喚雨,威震八方的世界霸權所在,無論是過去或現在,那些領導者運籌帷幄的辦公室,就在我的後方,現任的強人總統普丁,此刻應該在那裏面吧。

伊凡大鐘樓,於1505年建造,高達81公尺,是莫斯科城裡最高的鐘樓,左側的四樓建築則是聖母領報鐘樓。其實,在1812年拿破崙帶領法軍入侵時,因莫斯科大火,造成克里姆林宮裡的建築,多數慘遭焚毀的浩劫,還好戰後又投注無數人力物力修護與重建,讓這座偉大的歷史城堡得以留存至今。看來,人為戰爭的破壞,對歷史建築而言,永遠都是最可怕的劫難。

聖母升天大教堂

歷史悠久的克里姆林宮,經過幾百年來不斷的擴建,有好幾座外表典雅莊嚴,內部華美絢爛的東正教教堂,特有燭光造型的金頂銀頂,在湛藍的天空,閃爍著耀眼奪目的光芒,巍峨聳立的、灰雪般的教堂建築是克里姆林宮園區,最具價值的歷史文化資產。過去大家俗稱的洋蔥塔頂,本是俄羅斯正教的最大特色,而今來到此地才了解,原來不是洋蔥而是取燭光造型的意涵,果真是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總之,去過巴爾幹半島,遊歷了希臘 、斯洛維尼亞與克羅埃西亞多國之後,再來到俄羅斯,一比較後發現,原來最最美麗的東正教教堂非俄羅斯莫屬,這是一趟教堂藝術的極致饗宴,俄羅斯的朝聖之旅,心靈的收穫滿分

聖母領報教堂,也稱為天使報喜教堂


伊凡大鐘樓

克里姆林宮周圍被2235公尺長,高約20公尺的磚紅高牆所包圍,屹立著19座造型各異的塔樓,有五座有出入口功能,另有四座城門,歷史紀錄紀載的最早建城時間,是西元1147--1156年間,後歷經蒙古欽察汗國的統治,直到1480年伊凡三世驅逐蒙古人的政權,才開始了屬於俄羅斯人的沙皇統治階段。之後,在文化宗教上深受拜占庭帝國與東正教的洗禮,加上18世紀以來,彼得大帝與其後繼者的西歐化改革,總結出近代特有的俄羅斯文化,尤其是表現在教堂與宮殿建築的設計上,堪稱保有俄羅斯人尊嚴的自成一格吧!

砲王,後方是主教宮與十二使徒教堂

多稜宮

俄羅斯美食之旅

民以食為天,旅行團的食宿是影響旅途心情的關鍵,如果吃不好又睡不好,旅行的品質可會大大扣分的,所以寧可買貴了,也不願意讓期盼已久的假期泡湯。還好,這群交情深厚的旅伴都有如此共識,所以,還是為我們的俄羅斯之旅,留下美美又豐盛的美食見證。畢竟一分錢一分貨,而我們這夥人也不愛討價還價,就把高團費當作是促進台灣經濟發展吧!















2016年2月27日 星期六

莫斯科地鐵站-地底下的藝術殿堂



到莫斯科旅行,地鐵站早已成為不可不去的常規性景點,據說182個車站,各有其特色,幾乎找不到相同之處,可見監造過程與設計之用心,只可惜我們的旅行團只能旋風式的掃過四個站,韃靼族的俄籍導遊帶著一團的人馬,上車下車,再上車再下車,形色匆匆的走過地鐵月台,換車上下電扶梯........,大夥兒像趕火車似的拚了命拍照留影,結果悲劇發生了,誰也沒有料想的到,那移動的像車子一樣快速的電扶梯,蘊藏著致命危機,站在我前面那個上了年紀的阿伯團友,顧著拍照沒握著扶手,就這麼硬生生的向後倒下來,把後頭的我們硬是壓垮在滾動的電扶梯上,我再怎麼努力掙扎還是爬不起來,當下腦袋一片空白,後面一片慘叫聲,以為自已完蛋了,就這樣頭下腳上的滾到電扶梯的盡頭...,該萬般慶幸的是,除了擦傷、腰痛和驚嚇過度之外,別無大礙,我的俄羅斯之旅的第一天,也太令人印象深刻了吧。
出國旅遊遇到意想不到的事,在所難免,在埃及尼羅河遊船上,染上重感冒,應該是埃及的病毒太強了,發燒兩天咳嗽到嘔吐;在土耳其旅途的路上扭傷了腳,還是用腫得像拳頭一樣的腳踝,走完土耳其和希臘的古蹟之旅。在利比亞的撒哈拉沙漠,因為機場罷工,來回拉車24小時,只能說人生中少不了的就是意外,不過,在莫斯科地鐵站的意外,那個驚嚇的瞬間真的讓我想到,難道我們要上報了嗎?還好沒有。





2015年12月2日 星期三

聖彼得堡--羅曼諾夫王朝--皇家墓園,看生死

聖彼得堡-彼得保羅大教堂--羅曼諾夫王朝的皇室墓園,教堂的神聖氛圍讓死亡變得如此莊嚴

依循基督教世界的傳統,教堂向來是神的殿堂,也是凡人在生命終結時刻,靈魂最後的依歸,世俗之人得以在教堂裡安息是何等的榮耀,想必並非是一般的市井小民求之可得,只有那些古代的王公貴族,或是享有曠世聲名之人,才能有幸安葬於大教堂之內,與上帝常相左右吧。
走過歐洲數不清的大教堂,記憶中的教堂,無不宏偉莊嚴,呈現一言難盡的華美絢麗,是令人由衷讚嘆的藝術品。對於教堂裡那些匆匆一瞥過目即忘的墓誌碑文,始終也不以為意。
原來以為,這是平淡看待生死的豁達,誰不知生命無常呢,死亡就像俯拾即是的人生場景,而人們早該習以為常。
曾經那麼漫不經心的參觀博物館裡的木乃伊.......,研究著、品味著別人的死亡,那些幾生幾世漂泊在教堂聖殿的亡靈幽魂,還有不計其數,出現在新聞媒體的死亡,意外的,戰爭的,恐怖攻擊的......,林林總總的死亡,都是事不關己的死亡,宛如輪迴般的重複上演,就在觸目驚心的那個片刻,身為旁人的你我,或許感受到瞬間的感傷和悲憫湧現,是一丁點的人道情懷嗎,何其廉價又無力無心,只因為那是他人的悲傷!
然而,就在秋意蕭瑟的某天,莫可奈何的和親愛的姊姊道別,除了不捨還是不捨,但求她脫離病痛求得解脫,祈願她在另一個世界灑脫自在,如同她在人世一般,過著修行者的喜樂生活。對生命無常的理解,或許只有在親人驟逝的當下,才得以深切體悟,理智上想把哀痛化為祝福,願逝者離苦得樂,歡慶生死,情感上卻屢屢怨懟命運造化弄人,活出精采人生的她,依舊無力扭轉死神的召喚,還深受病魔折磨,痛苦至極,才知人在死亡面前既渺小又無力,捨得與捨不得,全部無濟於事,只能聽天由命了。

聖彼得堡冬宮博物館--埃及館內的石棺,莎草紙,人形棺與木乃伊


躺在玻璃盒裏的埃及木乃伊,死去千年的古屍變成博物館裡珍貴的展品;死人情何以堪?

2015年9月11日 星期五

莫斯科--紅場夜景

我的俄羅斯之旅,即將展開


圍牆內是政治中心--克里姆林宮

聖巴西里教堂,是紅場的焦點


莫斯科河夜景

右側--紅場上的列寧墓

2015夏日書單--從(貝爾曼的幽靈),(愛瑪)...談起

1.貝爾曼的幽靈--奇幻基地出版,《第十三個故事》作者--黛安‧賽特菲爾德的另一部新作,這是一部探討生命與死亡的沉痛故事。孩童時期的威廉‧貝爾曼,因為貪玩用彈弓誤殺了一隻烏鴉,就此,一輩子蒙上了死亡的陰影,他渾渾噩噩的度過童年與年少歲月,歷經發奮圖強與名利雙收的青壯年,看似幸福美滿的人生......,只是,貝爾曼的幽靈--烏鴉的死亡詛咒,始終如影隨形,再也揮之不去,死亡不停歇的降臨,奪走他身邊一個個的至愛,到最後貝爾曼不得不對死亡麻木了,且開始大賺死亡的生意,夢想用萬貫家財來賄賂死神,卻不可行。一本充滿嘲諷意涵的著作,揭示了人在死亡面前既平等也無處可逃。當面臨死亡的關頭,凡人只能臣服、接受與放下,這個充滿闇黑色的死亡故事,在低氣壓籠罩的夏日,成了療癒心靈的一本書。

2.愛瑪--馬可孛羅出版,是《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作者伊莉莎白‧吉兒伯特的新作,不同於之前追求心靈成長與自我探索的作品,作者用一個非常寬廣的時空架構在書寫愛瑪一書。講述一個自歐陸荷蘭飄洋過海到美國,追求新天地與新事業開展的家族故事,故事中的主角愛瑪除了美貌之外,堪稱擁有一切,一個成功又享有聲名的植物學家,令人稱羨的聰敏智慧、身分地位與傾城的財富,唯獨渴望愛情,卻不可得,遇人不淑的婚姻是她生命中的極度缺撼,也意外的成為她的救贖,放下家族繼承包袱的愛瑪,終於在冒險的尋根之旅後,找到自己真正的心靈歸宿。

3.美麗的廢墟--時報出版,發生在義大利小島上的一個被遺忘的愛情故事,吸引我的原因有二,其一,故事發生在讓人戀戀難忘的義大利小島,其二,對李察波頓與埃及豔后拍攝過程,如果真有愛情八卦與小道消息,也不足為奇,不過,書中內容應該是出自作者文思創意,畢竟,故事真實性早已隨故人入土而不可考證,就把它當作是好萊塢似的風流艷史來欣賞吧。

4.千年繁華--京都的街巷人生,馬可孛羅出版,衷情旅行,更喜歡在地人筆下的城市印象,有別於走馬看花,來去匆匆的觀光客,日本知名的語言生活史學者壽岳章子,用更深刻的、共感的心眼,抒發自己對古都京都的生活記憶。這是她孩提時期悠遊其中成長的故鄉,也是幾十年過去,一景一物、街頭巷弄幾乎不變的京都。在時光的流轉下,京都還是京都,歷史的傳統、文化風情與古樸面貌,一代代傳承下來。書中有精彩的插畫,由澤田重隆所繪,畫家筆下的京都街景,細膩溫潤又詳實,具體呈現古都的風俗民情,想要漫遊京都,不容錯過此書。

5.法老的國度--古埃及文化史,麥田出版,中央研究院蒲慕州教授所著作的古埃及文化史,是我教學上最有價值的參考,對於埃及文化的研究很深入,也易於理解,可以從中得到許多古埃及學的知識,想要了解埃及傳統與古老文化者,很值得深入一讀再讀。

2015年6月13日 星期六

努力教育,看見生命的轉變....

一晃眼又是三年
破了慣例,參加了309謝師烤肉宴

孩子們天真又熱情
讓人不捨離別

你們,真的長大了
和兩年前相比,簡直天差地遠

可能是聲名遠播之故
看著課表上的209
腦袋裡,已經開始盤算著
這是甚麼班,是否如傳聞所言
我該如何治他.......

初次見面
果然是,一盤散沙,一群不受控制的小屁孩
散落在教室,吵鬧喧嘩
大聲鎮壓後的亂象
變成,在各自坐位上,
像蟲蟲一樣,不安份的蠕動
不停歇的,張口東聊西聊,無視台上聲嘶力竭的我

對你們而言
我就是那種可惡至極、既死板又難搞的嚴格老師
我們的初次接觸
想必是互相討厭對方,非常非常的瞋恨彼此

總是,帶著戰備的心,走入你們的教室

就這樣反覆的
歷經,衝突,磨合,修正
再衝突,糾正,化解
終於,可以不再需要嚴詞訓誡

躁動的課堂,漸漸的,變得安靜沉穩
我看見了
你們眼中,渴望學習與聽講的光芒
歷史真有趣的,對吧

你們的進步,緩慢,穩定,也有波瀾
時而飛快前進,時而又鬆散停滯
就是一群年輕不安的靈魂

還好,都及時回到正軌

309這一年
算是太平盛世吧
上課自動歸位,蟲蟲危機解除
專注力,八九不離十
成績穩定了,爆發力持續上升中,貼心程度破表

孩子們
我為你們喝采,可喜可賀
一灘混濁的水,終於沉澱下來,變得清澈明淨

我看到了
你們善良純真又可愛的本質
三不五時,還喜歡撒嬌一下

回想,初次見面時,那些張牙舞爪,不受管控的嚇人樣貌
你們真的蛻變成功,應該是,回歸生命的本質了

讓我再次見證了
教育的無限可能
孩子們不是實驗品
你們是活生生的,充滿成長動能與契機的生命個體
不要被不良的周遭環境所淹沒,切記


未來,不論你身在何處,順遂或惡劣的環境
都要鞭策自己,突圍而出
成為真正的自己
相信自己,你必有可為

我由衷謝謝
你們的熱情與愛
雖然不捨
還是希望你們展翅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