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3日 星期二

2009秋天-閱讀達文西的年代《我,蒙娜麗莎》,《維納斯的誕生》,《梅第奇匕首》等奇想故事

炎炎夏日,漂洋過海...走了一趟印象深刻的歷史古蹟之旅,出發前忙於工作拼成績,旅遊回來後,又埋首於工作...,看著數以千張的旅遊照片,一時之間,真不知如何下手整理,為了不要讓人性的怠惰荒廢了這段寶貴的生活記錄,只好,打鐵趁熱、打起精神盡快把照片整理起來,我的僅存假期就耗費在對照片影像的回憶之中,這段夏末初秋的日子裡,著實花了不少時間在研讀英國的歷史與人文,也在圖書館借閱英國的旅遊書,很奇怪的做法吧!作旅遊後的功課好像已經成了我的壞習慣,往往出發前只有一點點的概念,過程中寫寫日誌,回來後再慢慢反芻..;就在鮮明的視覺印象中研讀與拼湊歷史,感覺反而更加深刻;想要遺忘走過的地方,也變成不是容易的事了!
讀英國憶英國的同時,也發現了不少值得一讀的小說,可以幫我轉換心境;除了*戰爭畫師*與*龍紋身的女孩*是屬於現代故事與偵探情節的創意小說之外,其餘的小說都是屬於中世紀歷史與基督教傳說延伸的推理著作,也是我始終沉迷的題材;有著*達文西密碼*般的劇情--基督教祕聞與異教傳說,史實與臆測交錯,虛實難辨的推論中建構出來的情節,對我真有不讀不可的吸引力,甚至小說與小說之間經常可見歷史的連結,例如,*我‧蒙娜麗莎*秘密晚餐*梅第奇匕首*故事的背景都跟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有關,也都與天才達文西的畫作或發明,脫離不了關係,達文西真是了不起,留下無數的智慧結晶,也留下數不清的迷團,與達文西有關的傳聞應該並非後人單純的臆測或想像使然,汗牛充棟小說與秘辛也不全然是憑空捏造,至於小說情節是否有說服力就取決於作者說故事的功力了。

1.維納斯的誕生--莎拉‧杜南特 著--如果出版社2008.7
故事發生在文藝復興時代的佛羅倫斯,一生歷經波折的女畫家,個性剛強簡直與當時的時代不相容,陰錯陽差的走入同性戀丈夫的婚姻,再步入修道院與天主同在,矢志完成了自己的禮拜堂濕壁畫,在完成後也選擇就此結束自己的生命。

2.
我‧蒙娜麗莎--琴恩‧卡洛 著--貓頭鷹岀版2009.3
3.
聖殿騎士遺產--史帝夫‧貝利 著--時報出版2008.7
4.
梅第奇匕首--Madici Dagger著 --春天出版社 2008.2
5.戰爭畫師--阿圖洛‧貝雷茲‧雷維特 著漫遊者文化 2008.3
讀後感--本書主要在藉著小說裡的故事在探討戰地攝影師是否會在追求名利的危險藝術中,同時變成了不知不覺的加害者?直到成為戰俘又歷劫歸來的軍人找上門,想要復仇,讓已經退隱成為畫師的攝影家償還性命,終於,攝影師認清了自己的藝術作品居然變成了害死人命的推手,真是情何以堪?
這是一本探討戰爭藝術與人道的小說,有許 多發人深省的對話與哲理,對人性黑暗與人道的掙扎有相當精闢的見解,也讓世人認識到-20世紀末,巴爾幹半島上的戰爭並沒有因為人類走向文明 而變得理性。戰場上依然是血腥、慘酷與哀嚎遍野,甚至稱得上是野獸的戰場,難道這就是**人性的陰暗面**嗎?值得文明世界反思!
6.
聖骨拼圖--James Rollins 著 --尖端出版--2008.11故事概要--由東方三聖王的遺骨牽扯出離奇神秘的科隆大教堂殺人事件--是一樁延續古老高科技的神秘謀殺事件,其中涉及到與基督教會歷史有關的帝王龍廷*組織,編織出這個組織幾百年來就千方百計想要得知與古老煉金術士有關的*單原子合金化合物*--所謂的*白色金粉*或稱為*玻璃黃金*--
的秘密,這是一種有高度危險也具有驚人能量的物質,據說遠自古埃及就有關於此物質的傳說...,也存在於摩西的約櫃之中。
隸屬於美國國防部秘密情報網的傑出探員-葛雷,一起加入了梵蒂岡政府所委託的教堂神秘殺人事件,在抽絲剝繭的偵查過程中歷經重重的致命殺機,一方面必須在懸祕的線索中解開遺骨的謎底,另一方面還要躲避敵人嚴密的監控與追殺;終於,遊走於地中海區域的祕境中,逐步解開千古之謎;除了發現了基督教史上祕而不宣的約翰福音派與 多馬福音派的衝突,其實就是天主教會正統派與多馬諾斯提教派的衝突,也意外發現了消聲匿跡幾百年的基督教多馬教義派原來仍然存在于梵蒂岡的領導階層,他們誓死捍衛流傳已久的科學能量秘辛...,三派人馬在層層揭密的過程中挖掘出歷史傳說的真相,事件的線索居然可以追溯自古埃及,又巧妙的跟古文明的七大奇觀、亞歷山大的陵墓之謎、邁諾斯文明的迷宮、聖彼得的墳墓與遺骸、中世紀的聖殿騎士與共濟會組織、卡塔爾教派....等無數的史實和基督教傳說相連結,一直到亞維農與羅馬爭奪宗教領導權的階段,故事進入尾聲....。真是錯綜複雜到極點的精采小說,很希望它能夠拍成電影,其中有太多與歷史之謎有關的話題,保證比印第安那瓊斯系列的電影還要精采刺激的 !

7.龍紋身的女孩--Stieg Larsson 著--寂寞出版社2008.10
讀後感--
號稱是近幾年來北歐最著名的犯罪小說,果然名不虛傳,因為看它一直高居暢銷排行榜,就姑且借來看看,果真讓人欲罷不能,故事的脈絡環環相扣,節奏緊張明快,高潮迭起,真的毫無冷場,即使是不愛看犯罪小說的我--總覺得情節太血腥甚至變態,也深深為情節所吸引而欲罷不能,還意猶未盡想盡快看完它的兩本續集,實在是作者的小說功力厲害了得!喜歡寫實故事的人,必讀!

2009年10月10日 星期六

溫莎堡





















佔地廣大--約10.5公頃--的溫莎古堡,一向是歷代英王最喜愛的行宮,堡內有許多壯觀雄偉的建築,位居山丘上有居高臨下的優勢,分成上中下三區,幾百年來王室重要的洗禮、婚禮與生日宴會節慶經常在溫莎堡內的聖喬治禮拜堂裡舉行,我們花了大約半天的時間入內參觀,光是展覽廳的部分就讓人看的眼花撩亂,王室城堡裡的陳設與收藏真叫人嘆為觀止,再走到戶外欣賞一棟一棟的建築,真是累斃了!即使天氣陰情不定,卻絲毫沒有影響到參觀的人潮,大家還是興致勃勃的想要一探皇家古堡的真面目,歷史悠久的英國王室始終是人們好奇的話題,一舉一動總是牽動視聽,說真的擁有無價的財富與權勢卻沒有真正自由的權利,真難說是幸與不幸呢?

溫莎鎮+伊頓小鎮









溫莎鎮和伊頓鎮之間隔著泰晤士河,有溫莎伊頓橋相連接,這裡充滿著濃濃的英國貴族風格,溫莎堡帶來了絡繹不絕的遊客,也帶來了可觀的商機;伊頓鎮則以伊頓公學--只收男生--馳名遠近,號稱是英國貴族紳士的養成學校,也是英國王室與貴族子弟第一選擇就讀的學校

聖瑪格利特教堂


白金漢宮

猜猜跟在騎兵隊伍後頭綠色的卡車是做什麼用的?




















白金漢宮建於1703年,自從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正式進駐居住之後,已經成為歷代英王居住與辦公的處所,每天上午11點半的禁衛軍交接儀式是一天的重頭戲,總是 吸引擁擠的人潮佇足守候,大約在11點左右包括雄糾糾的騎兵、禁衛軍和樂儀隊就從四方的馬路往白金漢宮的廣場移動,伴隨著響亮的軍樂聲,圍觀的民眾形成長長的人龍...。我們的英國導遊真像是識途老馬,帶著我們一團人在人群中迅速移動穿梭,既掌握最佳視野也毫無遺漏的解說,真是太厲害了!

倫敦塔

西元1078年征服者威廉在舊有的要塞遺跡上建造了白塔,歷經多時期的擴建形成了現在規模的-倫敦塔,過去曾經是英國權力的核心所在,歷史以來多少的王室權力鬥爭在此上演,留下了斑斑血淚,倫敦塔形同王室成員的監獄,冤死的魂魄據說至今依然戀棧不去..,猶如淒美的鬼故事總是令人好奇;長久以來在此盤旋不去的烏鴉,也有其傳說與典故...。堡內的珠寶館內有英國王室最重量級的收藏,包括歷代英王的皇冠、權杖、珠寶、御用珍藏等,其中有一隻鑲有530克拉鑽石的權杖,俗稱*非洲之星**的最大鑽石,熠熠生輝,堪稱是英國王室的極致珍寶,可見得,當時號稱是19世紀*日不落國*的英國果然是所向披靡,掠奪非洲的寶藏也毫不手軟;他日再看到大英博物館的豐富收藏時,對如此強勢文化的侵略性格,想必感覺會更加深刻的。






2009年10月9日 星期五

西敏寺








西敏寺是名副其實的英國皇室加冕教堂,也是皇家與名人的安息地,中央祭壇與兩侧翼迴廊都極盡雕琢,金碧輝煌與華麗氣派自然不在話下,教堂後方與周圍延伸出來的空間可以說是個名人大墓園,幾乎集合了英國歷史上所有知名人士的墳墓或者是紀念碑於此,--有數不清的歷代皇室成員--伊莉莎白女王.瑪麗皇后..文學家--莎士比亞、濟慈、喬叟、狄更斯....音樂家--韓德爾,科學家--牛頓..、探險家--李文斯頓的遺骸《心臟留在非洲之心》...走在擠滿墓碑和墓園的西敏寺裡感覺有點奇特...,肅穆的氛圍真像是置身在墓園中緬懷先人;自從1066年征服者威廉在西敏寺加冕以來,近千年來,這裡已經加冕了40多位的君王,見證了英國歷史的興衰。教堂建築的氣魄與尊貴是無庸置疑的,它不就是大英帝國的國力象徵?可惜..還是不能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