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禾子的獨白-部落格
不老鶴的馬特洪峰
2009年10月10日 星期六
溫莎鎮+伊頓小鎮
溫莎鎮和伊頓鎮之間隔著
泰晤士河
,有
溫莎伊頓橋
相連接,這裡充滿著濃濃的英國貴族風格,
溫莎堡
帶來了絡繹不絕的遊客,也帶來了可觀的商機;伊頓鎮則以
伊頓公學
--只收男生--馳名遠近,號稱是英國貴族紳士的養成學校,也是英國王室與貴族子弟第一選擇就讀的學校
。
聖瑪格利特教堂
白金漢宮
猜猜跟在騎兵隊伍後頭綠色的卡車是做什麼用的?
白金漢宮建於1703年,自從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正式進駐居住之後,已經成為歷代英王居住與辦公的處所,每天上午11點半的禁衛軍交接儀式是一天的重頭戲,總是 吸引擁擠的人潮佇足守候,大約在11點左右包括雄糾糾的騎兵、禁衛軍和樂儀隊就從四方的馬路往白金漢宮的廣場移動,伴隨著響亮的軍樂聲,圍觀的民眾形成長長的人龍...。我們的英國導遊真像是識途老馬,帶著我們一團人在人群中迅速移動穿梭,既掌握最佳視野也毫無遺漏的解說,真是太厲害了!
倫敦塔
西元1078年
征服者威廉
在舊有的要塞遺跡上建造了
白塔
,歷經多時期的擴建形成了現在規模的-
倫敦塔
,過去曾經是英國權力的核心所在,歷史以來多少的王室權力鬥爭在此上演,留下了斑斑血淚,倫敦塔形同王室成員的監獄,冤死的魂魄據說至今依然戀棧不去..,猶如淒美的鬼故事總是令人好奇;長久以來在此盤旋不去的烏鴉,也有其傳說與典故...。堡內的
珠寶館
內有英國王室最重量級的收藏,包括歷代英王的皇冠、權杖、珠寶、御用珍藏等,其中有一隻鑲有
530克拉鑽石的權杖
,俗稱*
非洲之星**
的最大鑽石,熠熠生輝,堪稱是英國王室的極致珍寶,可見得,當時號稱是19世紀*日不落國*的英國果然是所向披靡,掠奪非洲的寶藏也毫不手軟;他日再看到大英博物館的豐富收藏時,對如此強勢文化的侵略性格,想必感覺會更加深刻的。
2009年10月9日 星期五
西敏寺
西敏寺是名副其實的英國皇室加冕教堂,也是皇家與名人的安息地,中央祭壇與兩侧翼迴廊都極盡雕琢,金碧輝煌與華麗氣派自然不在話下,教堂後方與周圍延伸出來的空間可以說是個名人大墓園,幾乎集合了英國歷史上所有知名人士的墳墓或者是紀念碑於此,--有數不清的歷代皇室成員--伊莉莎白女王.瑪麗皇后..文學家--莎士比亞、濟慈、喬叟、狄更斯....音樂家--韓德爾,科學家--牛頓..、探險家--李文斯頓的遺骸《心臟留在非洲之心》...走在擠滿墓碑和墓園的西敏寺裡感覺有點奇特...,肅穆的氛圍真像是置身在墓園中緬懷先人;自從1066年征服者威廉在西敏寺加冕以來,近千年來,這裡已經加冕了40多位的君王,見證了英國歷史的興衰。教堂建築的氣魄與尊貴是無庸置疑的,它不就是大英帝國的國力象徵?可惜..還是不能拍照..。
聖保羅大教堂
查理王子與黛安娜王妃的世紀婚禮就是在聖保羅大教堂舉行的,教堂始建於7世紀初期,歷經多次燒毀與重建,直到17世紀-1675年的設計才大勢底定,1708年重建完工後的聖保羅大教堂,呈現內部金碧輝煌與外觀宏偉無比的氣勢,算是英國境內數一數二的大教堂。足以媲美皇家教堂--西敏寺;走在雕工細膩華麗的教堂裡會有宛如置身皇宮的錯覺,美的有點太不真實也太奢華,只可惜不知基於什麼理由居然不准拍照...,就連-西敏寺也是如此,實在令人扼腕..。想在腦子裡把所有美麗的影像攝錄下來是何等困難的事啊!
泰特現代美術館
2000年才正式開幕的泰特現代美術館,是由舊發電廠改建而來,有一座巨大的煙囪,與聖保羅大教堂的圓頂看似形成一直線般的對望,中間隔著2000年甫完工的千禧橋。大到擁有80幾個展覽廳的泰特美術館主要收藏1900年到現代的藝術作品,是世界上最大的現代藝術美術館,只可惜我們去了大英博物館而沒有多餘時間可以進去參觀,錯失了欣賞畢卡索和達利...等大師作品的機會,只能期待下一次的造訪了。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