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8日 星期日

黑森林的白玫瑰--作者-歐文丹普希,我看到了國家社會主義狂熱下的一道理性之光

 黑森林的白玫瑰,令人徹悟了然的一本書,打破我多年來的迷思。

閱讀有關二戰期間的歷史久矣,歷史紀錄與資料在在彰顯納粹德國的戰爭罪行,令人髮指的種族滅絕,針對猶太人的恐怖屠殺,對他國戰犯的趕盡殺絕,對自己族裔-不健全的日耳曼人的淘汰,也毫不留情…,種種慘絕人寰的悲劇,都發生在聲稱優越的德國劊子手身上,讓人不解的是,為何理智的德國大眾會無異議的支持納粹黨的瘋狂行徑 ?諸多弔詭的議題與疑惑,終於在書裡找到解答,也看到了幽暗世界中最可貴的人性曙光。

德意志國家社會主義黨於1933年取得政權,老派自由主義者最初並不看好納粹黨可以改變戰後破碎的德國慘況,誰知道這個激進的政黨居然辦到了,藉著極盡能事的宣揚極右派的民族主義與愛國思想,全面掌控學校體系、基層社區鄰里、乃至輿論媒體,進而建立嚴密的全民監控系統,最後讓異議人士不得不選擇噤聲了,活在蓋世太保天羅地網,監視之下的人民,只能勉強求得自保,無法再相信任何人,也不能隨意表露真實的情感,包括自己的家人在內。表面的忠誠與虛意附和,成為市井小民的日常,逃離鋪天蓋地的窺探與密告,是善良的德國人僅存又迫切的求生意志。

明明知道納粹害怕的是人民的獨立思考,害怕人民對政府不公不義作為的質疑,然而,一言堂的國家主義不容挑釁,沉默的愛好自由的德國人,只能隱藏起來,默默祈禱國家社會主義黨的末日盡快到來。

黑森林的白玫瑰無異是濁世德國社會中僅存的良知,在自殺現場的雪地上,意外拯救一名美國特務間諜的德國女子--芙蘭卡戈柏,金髮碧眼純正的日耳曼血統的美麗女子,戰火下命運多舛的倖存者,早已失去了苟活下來的勇氣,既然無力與讓自己喪失自由意志的國家對抗,只能選擇頹然赴死,幸運的是天不從人願,讓有醫護背景的芙蘭卡意外的拯救了跳傘失事的美國間諜,更意外地拯救了她自己,在救助保護傷者的過程中,驅使她堅強的活下去,鼓起勇氣幫助約翰完成不可能的任務,因而扭轉了戰局,意外的加速終結了這場荒謬的戰爭。

真正愛國的人應該對於政府和政府每一個行為背後的動機,保持適度的懷疑。真正愛國的人,不應該被納粹慷慨激昂的論述所煽惑,而應該時刻不忘自己是甚麼樣的人--書裡的這段話發人深省,小心獨裁者的話術就像毒藥使人深睡不醒。人為的災難是最可怕的浩劫,應引以為戒。集體意識的盲目往往最容易操控也最不受控。

悖離正道的國家社會主義黨所激起的盲目的愛國主義,徹底矇住了德國人的眼睛,混淆了人民的是非正義,泯滅了群體的良知,因而塑造了不可思議的領袖崇拜,終於把德國帶向不可逆的失敗…。所幸,噩夢終究會醒來

戰後,數以百千萬計犧牲者的正義,種種戰爭的罪責,還是必須由德國人一肩扛起,該贖罪的,該償還的,世世代代都逃脫不掉。

衷心祈求世人,要謹記,唯有相信自由民主的意識與公平正義的價值絕對要凌駕於國家主義之上,方能避免政治狂人再次把世界帶向毀滅之路,也避免人類毀滅的悲劇再發生

2020年10月10日 星期六

-遠大前程-愛上狄更斯,19世紀的社會寫實劇

 遠大前程--又名孤星血淚,描述一位鄉下的貧苦男孩,自小寄人籬下,拖油瓶一般,依附已婚的姊姊生活,卻屢屢遭到羞辱與虐待的卑微生活著,或許性情潑辣的老姊就是用打罵暴力來表達對弟弟的愛,就像姐姐對待善良姊夫-喬的粗暴行徑一樣,家中只剩下姊夫是小皮普的依靠,永遠會在皮普洩氣沮喪、被眾人羞辱之時,悄悄地站在他身後,安慰他為他打打氣。直到天上掉下來的好運到來的那一天…

事情來的意外,皮普閒來沒事,經常就像鄉間的野孩兒一樣到近海的沼澤墓地去閒晃,誰也沒想到居然遇上了麻煩事,一個剛剛逃離監獄船的囚犯與皮普結下不解之緣,偷來的,微薄的救命食物和一把銼刀,意外地改變了小皮普的命運,接連的好運氣讓皮普成為貴夫人-哈維森家的小僕役,也是女兒艾絲黛拉的玩伴,對她的愛慕之心讓皮普有了力爭上上游的念頭,他開始識字與學習,希望有朝一日改變卑微的出身。

意外成為某富人的繼承人,讓他不知所措也喜出望外,他在律師監護人的安排之下,遠離家鄉來到繁華的倫敦,即將邁開大步開啟他的遠大前程。在家庭教師的照應下,學習成為有教養的紳士,自許成為上流社會的一員,同時再次邂逅他的夢中情人,即使艾絲黛拉對他依然不屑一顧…

倫敦的浮誇生活讓人迷失自我,皮普的沉淪只給他帶來難以負荷的債務壓力,更大的災難是隱身幕後的贊助人現身了,打死無法相信自己的恩人居然是幼年相識的流囚--馬格韋契,真相 幾乎擊倒了皮普,情感與理智上都拒絕接受的事實,讓他崩潰與絕望,更多的是恐懼與脫逃的死囚牽扯上關係。只好與好友想盡辦法窩藏恩人,再試圖把馬格韋契送到國外,可惜計畫失敗了。恩人在緝捕過程中傷重過世,皮普終於真心感受到囚犯的愛護之情,對自己先前的鄙視之心深深悔悟,他的遠大前程幻滅了,然而,破繭而出的皮普,終於找到屬於自己的踏實人生。

19世紀的狄更斯是英國無人能超越的大文豪,從耳熟能詳的孤雛淚與雙城記,到晚期的大作--遠大前程 ,狄更斯以悲憫之筆觸,在小說故事裡呈現他對所處社會的深刻觀察與感受,擅長描寫社會底層,平凡小人物的悲情與殘酷現實,充滿人性關懷與社會批判,讓他成為19世紀寫實主義文學的巨擘,或許正因為他的小說靈魂,處處彰顯出平凡卑微者的人性光輝,終於打破舊時社會的不公不義,為後來的世界,開啟了一扇,通往人權平等的窗口。




2020年8月12日 星期三

緬懷1930年代,上流法則帶你回到過去,紐約曼哈頓的流金歲月



/閱讀亞莫爾‧托歐斯上流法則就像是欣賞一齣精采的1930年代的美國懷舊電影,那個浪漫璀璨的上流社會的故事。
一戰結束後的10年,美國經濟狂飆發展的年代,紐約曼哈頓的新舊富豪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頭來,上流社交圈的紙醉金迷,令人艷羨,只是非一般平凡人所能企及。那個屬於費茲傑羅的年代,能夠和上流社交圈沾上一點邊的,無異於得到了晉升上層階級的通關密語,多少懷抱平步青雲夢想的男人,以及想要飛上枝頭釣得金龜婿的女人,無不處心積慮地撲向紐約的上流社交圈子…。

男主角-錫奧多古瑞,一個家道中落且非常春藤名校出身的帥哥,藉著金融圈女強人的提攜與特殊關係,成功變身為曼哈頓銀行界的金童,看似擁有財富名聲與上流人脈,卻難掩孤獨與身不由己的落寞。直到一場命中注定的邂逅與暴衝式的意外,徹底的打翻了他原本平靜的華麗人生,瞬間失去所有,回到生命的原點……。

布魯克林出身的平凡女子-凱蒂與不斷尋求上流社會敲門磚的好友伊芙,在酒吧裡結識了錫哥古瑞,如願攀上了上層社交圈,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卻硬生生的截斷了凱蒂與錫哥的情感牽絆,讓好友間的多角關係,走向無可挽救的扭曲局面,好似老天爺蓄意開了一個大玩笑,只為了應證祂的法則,你要愛自己比愛別人多更多,不屬於你的名利與榮華富貴有如浮雲。

故事的結尾,書中的主角們終究各得其位,擁有屬於自己的幸福;伊芙離開紐約遠走好萊塢,依然如魚得水,錫哥回到自在踏實的所在,過著浪遊的生活,反而是,職場上戰戰兢兢的凱蒂意想不到的走入豪門…,得到令人欣羨的位子。

物換星移,近百年後的現代,紐約繁華依舊,那些汲汲營營,企圖擠身上流圈的人們與人間戲碼,未曾停歇,然而,托歐斯的上流法則與傳奇經典-大亨小傳,都留下動人的故事,值得愛書人細心品味。

2019年12月15日 星期日

捷克小城--鐵契-黛綺Telc--16世紀的建築遺產

位於庫倫洛夫與布拉格路途之間的黛綺,以保留了16世紀以來的文藝復興式與巴洛克式建築而聞名,值此隆冬之際,踏足於此的遊客,居然只有我們這群人,汙濁泥濘的積雪好似剛剛清理過,堆疊於廣場石板路兩側,罕無人跡的蕭瑟感襲來,再典雅的薩哈莉亞修廣場的建築群,也為之黯然失色,冷冽的寒氣逼人,打亂了遊人的興致,還是趕快躲進溫暖的餐廳,好好享用我們的午餐,屋外的積雪盈尺了,餐館院子裏的積雪足夠堆一排大雪人了。








烙印於心的華麗篇章--靈魂迷宮--遺忘書之墓最終回

停筆多時,幾經思索猶疑,還是該給我最愛的遺忘書之墓有個結語,畢竟這一系列的故事陪伴著我,走過了15年的悠悠歲月,千呼萬喚,故事的最終篇出來了,懷想過去的一年,我是抱著多麼戀戀不捨的心情,一句一字的讀了它三遍,三部前篇所埋下的疑惑,終於撥雲見日真相大白。我無能評斷--卡洛斯.魯依斯.薩豐這一系列作品的優劣,只知道他是我心中最五體投地佩服的作家,當然他在當今西班牙文學界的地位,老早就舉足輕重,算得上是銷售奇蹟吧。

《風之影》開始,憑著游刃有餘的優美詞藻,詼諧戲謔的語調,鋪陳出一連串如行雲流水的懸疑故事,足以令人深陷其中,故事中角色人物背後的曲折離奇,總是超出常理的推敲,情節的進展與布局,讓人嘖嘖稱奇,《天使遊戲》,《天空的囚徒》到2018年7月出版的《靈魂迷宮》,由森貝雷書店與遺忘書之墓串聯出四個各自獨立又緊密相關的故事。精采到意猶未盡的喟嘆,真捨不得故事就此結束。

19世紀前期的西班牙,既黑暗戰慄又傷痕累累的社會現實,多少平凡小人物的悲歌日復一日,這些故事是作者對社會不公不義的控訴,也是內戰極權下被迫害者的吶喊? 寫實文學的深刻反省,見證西班牙上一個世紀的悲情歷史,願被國家機器出賣的,被摧殘的無數靈魂得以安息。薩豐充滿犀利批判的筆觸,幽默中蘊含血淚,卻是扎扎實實的動人故事,深深的烙印在讀者的腦海中。

故事大意,巴塞隆納的森貝雷書店--老森貝雷和達尼相依為命的父子檔,遺忘書之墓--隱匿在不知名巷弄間的舊書庫,有如迷宮般,深不可測,出身成謎的書店夥計-費爾明偵探--逐一解開被掩蓋的家族往事之謎,神秘作家-胡立安卡拉斯,天空囚徒--大衛馬汀,美艷又身負殘疾的密探--艾莉夏,達尼的母親伊莎貝拉…,如絲網鎖鏈般,環環相扣的複雜糾葛,交織出光明與黑暗角力,善與惡拉扯的,人性與現實面向的故事。

真心推薦給喜愛深厚文學底蘊的愛書人,相信只要進入-【遺忘書之墓】,你將如我一樣深陷它的羅網,欲罷不能,直到【靈魂迷宮】的最終章。而書頁裡那些動人心弦的故事,依然會在夢裡餘波迴盪,讓人久久無法再閱讀其他的故事了。

2019年3月28日 星期四

拐個彎,繞個圈走進東野圭吾的推理世界

長久以來攸關日系作家的作品,除了享有世界知名度的村上春樹之外,少有涉獵。直到最近,閱讀的觸角才開始轉向其他的日本名家,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作品非東野圭吾莫屬,他的小說動不動就盤據暢銷書排行榜多時,在台灣市場上的存在感可是非常了得。就以《解憂雜貨店》一書來說,不但叫好叫座,還拍成了暢銷電影,頗為療癒人心。當然,喜愛東野圭吾作品的人,絕對不會有無聊的時候,自從他出道以來,寫作出版速度之快,早已達到驚人的地步,相信不久的將來應該可以打破百本小說的紀錄,從早期的犯罪推理小說,打開知名度,站穩暢銷作家的地位,到現在更趨多元化的題材,不論是社會議題,道德與人性,甚至是戀愛小說,都能輕鬆駕馭,寫成推理形式的故事。取材翻拍成戲劇或電影的,更是不計其數。不愧是日本的國民作家。

   喜歡輕鬆的閱讀東野圭吾的小說,用他流暢簡潔的神來之筆,在故事裡埋下線索或伏筆。然後在故事的結尾,豁然開朗,一一解開謎底,。

    幻夜上下集,拉普拉斯的魔女,魔力的胎動,當祈禱落幕時,假面飯店,假面飯店-前夜,人魚沉睡的家,到戀愛纜車與雪煙追逐,就讓東野圭吾的故事填補一下生活的空白。

相較於東野圭吾的懸疑,必然有解的直白;村上春樹的隱晦,總是留下懸念。雖然同為暢銷書作家,但被譽為日本文壇巨擘的村上春樹,更擅長創作幻境般的長篇故事,在時空交錯轉換中,營造虛實難辨的情節,是人格解離,抑是潛意識的隱喻?總是令人困惑不解。

【刺殺騎士團長】(2017.12)一二部甫在台灣出版,等不及先睹為快了,意念顯現篇與隱喻遷移篇,小說中的肖像畫家,無意間發現一幅被隱匿的畫作--刺殺騎士團長,謎團就此展開,故事中的人物看似不相干,卻有著若有似無的牽絆,虛實與隱晦的情節,不出村上春樹的慣性,關係在現實與夢幻中流轉,只能刻意減緩閱讀的速度,生怕遺漏了故事中埋下的伏筆…,慢慢的消化這個故事。

闔上書頁,故事結束了,腦子裡的疑惑依舊難解,到底作者想要藉著【刺殺騎士團長】傳達何種意涵?看似有魔法力量的畫作是靈異還是幻影,或者暗藏著一道任意門?讓人任意穿越時空?
  以我有限的腦力,始終覺得他的故事裡,處處瀰漫著令人窒息的氛圍,疏離冷漠的人際關係,漠然存在的眾生,如遊魂般在肉體關係中糾纏,也像一條氣若游絲的感情線,隨時會斷掉。

村上春樹想要傳達甚麼訊息?或者身為創作家的他,真正在意的,不過是盡情揮灑天馬行空的巧思與創意,努力的吸引讀者進入他的想像世界。

2018年10月13日 星期六

從丹.布朗的新作--起源,看丹布朗小說的類比格式

2018年五月在台出版的起源,是丹布朗的第七本著作吧!

自從2004年無敵暢銷的達文西密碼 在台上市,十多年來,丹布朗的小說,一本接著一本出版,無不造成書市的轟動,隨著系列小說陸續改編成緊張懸疑的動作電影,讓更多人認識丹布朗的作品。其實,自從達文西密碼搬上大螢幕開始,歷經天使與魔鬼,到最新的地獄這部電影,不難發現丹布朗的小說版,著實比電影精彩太多,不知是電影的篇幅與局限性,或其他難以克服的因素使然,堪稱大製作完成後的電影,還是難以完美呈現故事的深度,我既是丹布朗的死忠書迷,只能照單全收了,還是,對改編後的電影感到失望…。

丹布朗的系列小說,簡言之即是羅伯蘭登的歷險記,他筆下的羅伯蘭登既是精通歷史藝術史的符號學專家,更是名破案高手,再怎麼棘手難解的謎團,在他手上總是迎刃而解,這號人物學識異常淵博,非常了得。喜歡宗教歷史與西洋藝術的人,讀丹布朗的書就像經歷一場西洋藝術史的洗禮,吸引讀者一頭栽進知識的萬花筒,一探究竟,他的博學令人喟嘆。

讀遍丹布朗的系列小說,不難察覺,這些小說的架構,也太似曾相識了些,絲毫無例外的,以歐洲歷史悠久的國度為背景,達文西密碼一書,自法國羅浮宮登場,在巴黎著名史蹟景點、古堡打轉,延伸至英國倫敦的西敏寺,蘇格蘭的羅斯林教堂等地,最後,回歸原點,至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畫下完美的句點。難怪掀起了一波久久不墜的訪古風潮--達文西密碼之旅。我也幸運的跟上潮流,走玩一趟英法之旅,藉著電影,重溫故事情節,小說中的場景歷歷在目,真是心滿意足。

天使與魔鬼的故事,發生在\義大利的羅馬城,以梵諦岡天主教會內部派系的陰謀論展開,電影呈現的義大利古城,梵諦岡博物館的場景,美輪美奐,亙古彌新的歷史遺跡、教堂建築藝術、雕刻壁畫等等,簡直就是一場寫實的藝術饗宴,螢幕畫面的唯美,勝過緊張刺激的故事情節,是另類吸引我走進電影院的主因。

地獄一書的故事背景,定格在近代初期的義大利,文藝復興之都的佛羅倫斯城,自但丁的亡者面具拉開序幕,歷史的謎底和懸疑的兇殺案糾結一起,似乎成了丹布朗小說的基調,故事的鋪陳相似度頗高?一如既往,旅程中看不到的佛羅倫斯,在電影中華麗登場,姑且忍受劇情的苦悶吧。

近作-起源,依舊延伸傳統基督教的議題,一名卓越的未來學家之死,掀起傳統宗教與科學的對立議題,幾千年來,上帝創造宇宙人類的宗教觀,老早面臨達爾文天演論的質疑,無神論與懷疑論並起,如今再次面臨艾德蒙.柯許的嚴峻挑戰,這位病入膏肓的人工智慧專家,精心布局了這場陰謀論氾濫的死亡遊戲,加上網路流言的推波助瀾,AI智慧的縝密運作,科學家臨死前的企圖心得以成真,藉著先進的科學實驗與論證,解開人類起源之謎,戳破傳統宗教有如鋼鐵般的縷衣,進而預言人類的未來?

電腦知能的進化,未來會反過來主宰人類世界嗎?書中,未來學家柯許的推論,難道是丹布朗對未來世界,所下的註腳或警語?諷刺的是,聰明絕頂的羅伯蘭登,居然被名為溫斯頓的AI
所利用,自始至終疲於奔命。果真,電腦戰勝人腦,人類的未來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