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9日 星期二

大快朵頤,義大利美食

在聖吉米納諾品嘗到難得喜歡的義大利托斯卡尼美食_--烤野豬腳風味餐,看了就令人食指大動

有多樣選擇的美式早餐,是旅行中最快樂的用餐時刻


皮恩札的午餐廳在淡季的冬日是不營業的,卻專程為我們準備了豐盛的美食,塗上松露的棍子麵包,原來是如此的美味....,香氣濃郁的義大利麵,混搭的烤肉主菜,再加上任君挑選的飯後多樣甜點,這一餐真是令人難忘






又是令人愉悅的早餐時刻,在羅馬西班牙階梯廣場附近的飯店Sofitel Rome Villa Borghese,早餐的陳設真是美得沒話說,好看又好吃,豐盛得不得了,實在太賞心悅目了






羅馬萬神殿附近的黃金咖啡館,遊客必來景點

許願池一旁的冰淇淋店,水果口味的冰淇淋超夯超好吃的,店裡店外,簡直人滿為患。


義大利美食總匯大餐

2014年8月9日 星期六

《追風箏的孩子》後續佳作,卡德勒胡賽尼新作【遠山的回音】---阿富汗的悲歌,更令人動容

【遠山的回音】【最後的守護人】〈春天出版〉,不約而同都是悲傷的故事。心情隨著故事起伏,低盪到極點,只知道那些日子眼睛都很痛......。

【遠山的回音】這個令人心情複雜又動容的故事,是由【追風箏的孩子】和【燦爛千陽】的作者--卡勒德‧胡賽尼,新近出版的作品,三本書的故事都發生在他的祖國--阿富汗,是個近百年來,始終多災多難、和平難求的國度,這個國家的悲慘處境,直到政治難民--胡賽尼逃離家園,遠赴美國新生,才透過他筆下的真實故事,讓世人對這個遙遠又陌生的國度,有了或多或少的理解與憐憫....。

2002年的阿富汗,在美國的反恐大旗下,推翻了塔利班政權,這個極端回教教義派的政權,幾乎使得阿富汗生靈塗炭.....。老百姓終於擺脫了塔利班的殘酷桎梏,總算可以喘口氣,紛紛自鄰國巴基斯坦難民營,返回故鄉重建家園。只是,脆弱的新政權、百廢待舉的祖國,殘破的家園,早已面目全非....,留下數也數不盡的難解習題。

在那個悲苦荒蕪,國家失能的阿富汗,有多少極度貧窮、無以為濟的家庭,被迫骨肉分離,萬般不幸的阿布杜拉和帕麗兄妹倆,在分隔半個世紀之後,有幸重逢了,卻早已人事全非,彼此僅存的聯結,只剩下那首依稀記憶的搖籃曲。

戰時的紛亂與強權搶奪,造成戰後層出不窮的產權糾紛,無數的難民有家歸不得;離開沙拉巴德的阿布杜拉的弟弟,戰後再也找不回,已經被豪強搶去的家園.....。戰爭讓謊言與虛偽變成了真實,真假難辨成了戰後阿富汗的現實。

戰後喀布爾,一個被親伯父滅門追殺,砍到腦門開花,卻存活下來的女孩,在非營利組織醫療團體的幫助之下,重生了,背後卻有個愛心後繼無力的故事,又是一個無奈的現實。

離開希臘的安穩生活,前往喀布爾參加醫療救助的整形醫師--馬科斯,有一個只剩半邊臉頰的紅粉知己--夏黎亞,分明是數理資優的科學人才,小時候卻因為大人的疏忽,被瘋狗啃掉了臉龐,沉溺於浮華世界的母親,為了自身的幸福,選擇遺棄了被毀容的孩子,夏黎亞成為馬科斯青梅竹馬的玩伴。
這個曾經年少輕狂,渴望逃離母親視線的男孩,離開了希臘小島,浪跡天涯,還差一點死在印度的偏鄉,馬科斯醫生,為這個網絡複雜故事,串起希臘、阿富汗、法國與美國的層層連結。而他自己的故事,同樣是萬分精彩,令人動容。

很難一一去陳述,書中看似獨立,卻彼此相連結的故事,就像一張奇大無比的蜘蛛網,完整又脈絡分明。唯有親身去閱讀,才得以見真章。我個人覺得,這是胡賽尼更超越前兩部作品的著作,處處流露著對祖國阿富汗議題的人道關懷,顯然他希望世人莫忘阿富汗的困頓處境,畢竟在廢墟中重建,著實萬分不易。
從最近高雄的氣爆事件裡,紛紛擾擾的混亂,可見一般......,只有嘆氣二字,足以形容我的心情。拜託政治口水戰,別再打了!

義大利正統美食,一次看到飽!

我的素食早餐很豐盛

很羨慕那些可以獨當一面,背著行囊走天涯的背包客,因為自己沒有嚐試過,也覺得做不來,不得已只能跟著團體旅行了。旅行團的選擇很重要,第一注重的是行程安排,第二是旅館住宿,最好是景點城內,可以玩到三更半夜,玩到瘋,最後要求,是道地飲食。即便台灣人不習慣外國餐食,但是,既然來了,當然要入境隨俗,多多體驗外國文化,因此,參加的旅行團盡量少中國餐,如果安排太多中國餐,就會打xx了。當然,以台灣料理的水準來評斷歐洲各國的食物,對許多人而言,難免吃到厭吃到膩,不過,喜歡抱著欣賞的角度去品嘗,吃多吃少倒是其次了



不是柚子,是超大的檸檬




義大利麵是每餐必備的前菜





包起司的餃子,味道超級重,有點噁心




用心看見不一樣的維洛那!

不知道是不是初次的義大利之旅,太新奇也太匆忙,總覺得不經意的漏失掉許多的東西。應該看到的與見識到美景,好像都沒有了記憶,旅行中,究竟該不該猛拍照,其實是個人所見大不同,我所看到的是,亞洲人的旅遊習慣,總是一路拍到底,尤其是寧可不聽導覽也要拍照,巴不得把旅遊中所見到的 一切都錄下來,唯恐此生不會再有重遊舊地的機會,只好把記憶都鎖在影像裡,但是有得必有失,忙著拍照的緊張感,卻錯失了旅行中的隨興與悠遊自在,當下眼前的美景也成了驚鴻一瞥。這是如今重遊維洛那的了悟,為什麼已經來了第三次,我才發現不一樣的維洛那,不是既定行程的「茱麗葉之家」了無新意,而是自城外漫步行經的舊城牆,古樸恬靜、風光漪旎,令人驚艷。石板路上造型新穎的單人汽車,羅馬競技場邊有點時空錯置的美麗看板與海報,城市裡的公共單車與造型路燈、公共電話亭與巷道裡的裝飾,無不吸引我的目光,原來,旅行的力量就來自用心與全然的感受,讓身心靈投入當下的美好,不再形色匆匆的走馬看花,而是再發現與探索,每個城市不同彼此的美感。如果可以,喜歡的城市,就再來一次吧!也該學學歐洲的遊客,多聽多欣賞少拍點照,就讓美麗留存在心裡。












2014年7月5日 星期六

不朽的西恩那!西恩那不朽!

西恩那扇形大廣場前的快樂噴泉

西恩那附近,不知其名的小城,有古老的城牆與堡壘。歷史悠久卻保有中世紀的歷史風貌,晚上出遊時,整條街道黑漆漆又冷清清,除了我們的旅館有燈火外,只有一間餐館看的到人,真是個太沉寂的小城。


中世紀以來的西恩那和佛羅倫斯,是托斯卡尼地區兩顆閃耀的珍珠,兩座城市的明爭暗鬥,始終不曾間斷,比起佛羅倫斯所展現的文藝復興風華,古典繽紛和富麗堂皇,西恩那的古樸莊嚴和沉穩,其實是截然不同的味道,以扇形的康波廣場為中心,整個的城市的建築與巷道,環狀與放射狀式的開展,順著地形的高低,層層的包圍著廣場,如果可以從高空俯瞰,很好奇是如何的壯觀場面?我覺得,西恩那最適合優閒的漫步,穿梭在古樸的巷道裡,會有回到中世紀時空的錯覺,尤其在冬日時分,看不到過多的觀光客,到處是人潮的店鋪也休息中,幾乎所有的街道都是空蕩蕩的寂靜,有一種很舒服又沉潛的美感。在遼闊的扇形廣場上,可以或坐或臥,閒聊、發呆、仰望藍天。市政廳的鐘樓是廣場上最宏偉的地標,每年夏季的賽馬節是古城歷史悠久的年度盛事,曾經在007的電影裡,見識到他的盛大場面,只可惜冬季是無緣見到的。



運氣真好,大廣場上陽光燦爛,終於一掃冬日晨霧的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