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9日 星期五

倫敦-泰晤士河+倫敦之眼

倫敦因為泰晤士河而更加美麗,在倫敦的水岸....有數不盡的景觀建築與泰晤士河脣齒相依,倫敦鐵橋、國會大廈、倫敦塔、聖保羅大教堂..加上無數的博物館與歷史建築,如果稱泰晤士河是倫敦的生命之河,應該是很恰當的;2000年的1月在泰晤士河岸,世界最大的摩天輪--英航倫敦眼變成了紀念千禧年的倫敦新地標,135公尺的巨輪矗立在河岸與大笨鐘遙遙相對,也傲視倫敦鐵橋,讓遊客們可以一覽無遺整個倫敦市區的壯闊遠景,有如巴黎鐵塔的登高望遠..。夜晚的泰晤士河更是令人驚豔..值得一遊。



























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

國家藝廊+聖馬丁教堂

喜歡13世紀到19世紀繪畫作品的人千萬不可錯過倫敦的國家藝廊,幾乎這個階段的作品都有收藏,早自達文西、拉斐爾的畫作...尤其是魯本斯和林布蘭的作品相當豐富,還有荷蘭-法蘭德斯風格的作品,印象派時期的收藏也不少,值得在此留連一整天的時間,更棒的是和英國其他的國家博物館一樣是免費參觀,這種文化藝術與人共享的做法,真是英國最讓人欣賞的地方。









國家藝廊附近的聖馬丁教堂歷史悠久,建於13世紀完成於1726年,屬於簡潔的尖塔式的新古典主義風格,有希臘式的列柱和哥德式的 鐘樓,成為後來許多新基督教堂模仿的建築模式。在台灣好像也有類似的教堂風格出現,只是不記得在那兒看過?

特拉法加廣場

1830年代完成的特拉法加廣場中央矗立著高高在上的尼爾森將軍的雕像,它是1805年在特拉法加戰役中英勇對抗拿破崙的軍隊而殉國的海軍英雄,廣場周圍有許多著名建築,例如國家藝廊、聖馬丁教堂和海軍總部等..,廣闊的廣場上遊客總是絡繹不絕,隨性自在的在此度過悠閒的時光。


唐寧街十號--首相官邸+倫敦街景

歷史悠久的倫敦,幾乎每一棟的建築與一景一物都有它的歷史背景與故事,想要細說分明還真是說來話長,這個城市會讓人想要長住,想必有它的理由,據我所知,許多知名的歐美作家都選擇住在倫敦....即使它的房價居世界之冠。






著名的-唐寧街十號就是現任英國首相的官邸,在英國的君主立憲體制之下,首相是內閣的首長,也是英國行政單位的最高決策核心,現任首相布朗-〈2009年〉原是工黨的領袖;隔街就是著名的白廳,都是倫敦重要的行政區所在。隨處可見警衛駐守,看起來戒備森嚴的樣子。


艾伯特紀念塔+艾伯特演奏廳

艾伯特的紀念塔位於海德公園一角,對街即是艾伯特演奏廳,都是為了紀念維多利亞女王的夫婿--艾伯特而建造的,雖然,他在西元1860年以41歲的英年早逝,卻對倫敦城的建設功不可沒!


國會大廈與大笨鐘


不論遠觀或近看英國的國會大廈,都有讓人震撼的感受,土棕色雄偉華麗的哥德風建築矗立在泰晤士河沿岸,成為英國三百多年來領導近代民主政治發展的象徵,早在17世紀中葉的清教徒革命,英國的國會就宣示了議會不可撼動的影響力,到了1689年光榮革命之後簽署的權利法案,更進一步確立了英國的議會政治傳統,此後民主政治儼然成為歷史潮流的新價值,英國的議會政治對世界的民主政治發展的影響居功厥偉。








倫敦地鐵+泰晤士河夜色

倫敦的地下鐵最早建造於西元1863年,是全世界最早的地下鐵,歷經百年的發展至今已經成為四通八達的地下交通網路,十幾條的幹線讓來到倫敦的遊客可以自在的自由行,便捷的交通網路是倫敦成為世界一流大都會的重要元素,藉著地鐵可以遊遍這個魅力無窮的大英帝國的首都,感受它既繁華又古典的都會氣息。


夜晚的倫敦之眼--摩天輪是泰晤士河畔耀眼的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