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

讀侯文詠與謝哲青,作家的生命之歌

閱讀侯文詠的新書--請問侯文詠-一場與內在對話的旅程--皇冠出版

原來放棄醫學博士的光環,與醫生高薪收入的侯文詠,成為作家才是他最稱職的角色,他是個知名的作家,十幾年來出版了不少的作品,慚愧的是,我卻鮮少真正閱讀完,一本他的作品,只是偶而在書店裡,迅速又簡略的的瀏覽,直到買下這本書....,才發現,侯文詠真的很會說故事,講起道理,更是直指人心,說理說到人的心坎裡。

一路順邃的白袍人生,在安寧病房照護的日子裡,有了轉折,作家最終聽從那個內在價值的召喚,棄醫從文,結果更是了不起,脫下白袍,不醫人命了,反而,藉著寫文章,醫治了更多人的心。

【放棄,其實比堅持下去更難】,很有感覺的一段話,就像大部分的人,再怎麼痛苦也很難捨棄, 那食之無味又棄之可惜的愛情或婚姻,只因為對改變的未來更恐懼。

此時,我需要一個【切換心情的開關】,你呢?

生活苦悶的人,對生命價值有疑慮之人,缺乏生活目標的人,總是被情緒低潮淹沒的人,姑且,靜下心來讀讀這本書,或許會為迷途的你,點上一盞心燈,讓幽暗豁然開朗,對我而言是如此。

經常在電視節目上,看到名嘴謝哲青侃侃而談他的旅遊經歷,蠻訝異的發現,一般的導遊怎麼會有如此豐富的藝術史知識,好奇心的驅使下,讀了他的兩本旅遊札記

歐遊情書--因為太美,一定要說給你聽的風景】--圓神出版
【走在夢想的路上】--天下文化出版

同樣熱中旅行,我的旅行只能算是輕鬆度假式的旅行。蜻蜓點水般

謝哲青是用生命在旅行,用勞力換取旅行,在艱苦求學中旅行,再繼續工作當領隊旅行。
相形之下,我的旅行感受,只是純欣賞和喜歡的輕描淡寫,

謝哲青的旅行,既深刻又觸動人心。充滿漂泊困頓的情境,與一再自我放逐的孤獨感。

幾乎面臨生死交關的絲路阿富汗之旅,
護照遺失,在羅馬尼亞碰到鬼打牆似的卡夫卡時間,看似輕鬆的記述,其實是異常慘痛的經驗,
海上流浪船工的漂泊旅行,
天啊,他的人生,真是精彩萬分,

86國的旅遊經歷,倫敦大學考古學與藝術史雙碩士,行千萬里路也閱讀萬卷書。生命閱歷之豐富與艱辛,超乎常人。讀著(走在夢想的路上) ,最大的感觸是,他是個名副其實的孤獨戰士,用血淚與浪跡天涯的勇氣,活出只屬於自己的精采人生。誰也無法複製的生命經驗,真讚!

教改,先從老師的心和腦袋改起.......

教改改了二三十年,究竟有何成效,見仁見智。以基層老師和家長的看法而言,正面的掌聲和肯定應該不多,癥結在於,升學考試越改越繁複,不但程序複雜,家長一頭霧水,連老師也要耗費心力,費盡唇舌,才有辦法向學生說明清楚,其實,十二年國教的新制,開辦第二年,已經弊端叢生,多元入學積分的計算,學生志工時數的取得,已出現熱心家長幫忙造假的狀況,學校記功嘉獎浮濫.....,反正再怎麼不努力的學生,也可以輕易拿到40分的多元入學條件。教育部嘔心瀝血的政策,殊不知居然變成反教育,莫名其妙的變成虛偽欺騙與功利主義的假服務精神氾濫,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

我覺得,決策者過度小看,台灣父母親寵愛孩子的心,也過度相信我們的國中生,成熟到可以獨當一面,當然,也信以為真認為,只要政策改變,政令下達,在一線的國中老師就會乖乖照辦,老師們馬上就會改變教法,來個成功的翻轉教學,訓練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出有創新精神與創意思想的孩子。

簡直像畫餅充飢一樣的癡人說夢,真實狀況卻是,兵來將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實在很不忍看到教師們,疲於奔命應付上級政策的忙碌,上頭三不五時就丟出一個線上研習通知,什麼教師專業評鑑等等的功課,結果,每個人桌上的電腦,就開始日以繼夜的跑時數,這真的是上級要老師們提昇專業素養的方式嗎?老師真的改變與成長了嗎?又是一個可悲的造假和假象!

其實,第一線教師最該改變的事,是硬梆梆加上僵化已久的腦袋,要跟上時代的腳步,多讀書,多接受新資訊,多看看世界的瞬息萬變,藉著多閱讀,得到的新觀念,傳達給學生,因為,現成既定的教科書,總是一成不變的,若要照本宣科了無新意的教學,教改改一百遍也無用,反之,老師如果能夠在課程中,融入新的知識與元素,讓課程充實與生動化,那即使不用翻轉教學,學生還是會在課堂上受益良多,也充滿求知慾望的。

去聽過台大葉丙辰教授的演講,無疑的他是一位充滿創意思維的教育者,藉著源源不絕的創意點子,來引導學生的創意與學習。令人讚嘆他的功力,然而,最令我折服的卻是,教授在講台上所展現的,想要把孩子教好、讓你學得會的熱忱,一股旺盛的教育企圖心與拼勁,在數百人的講廳瀰漫開來。

或許,教育現場的成功與否,老師最需要的是,一顆想要成就孩子的心,只要,有心想要教好學生,就會去竭盡心智,改變教學的方式,讓孩子進步與學習,反之,只會選擇放棄,再若無其事的自我安慰說:學生都不讀書,太笨了,又能奈何?

老師的積極作為,要求自我在思維觀念上,求新求變,與時俱進,是很重要的。多接受新的教材內容,避免一味墨守成規,多多尋求新的改變的可能性,讓孩子也接觸不同的知識與啟發,這是老師的責任,要藉著不斷自我的學習成長,來充實上課內容的深度與廣度,藉此改變上課的氛圍,是老師該努力的目標。

希望以後,上級不要盡是要求老師,去聽那些老套又一再重複的研習課程,難道不能找一些符合社會新思潮的人物,像是侯文詠、游桂乾,李家同,蔣勳,葉丙辰等等名家,來給老師們上個新思想的課,相信只要這些人開講,絕對不會出現簽名報到就走人,或睡覺聊天的研習奇景了。

今天,適逢選擇下年度教科書的日子,求新求變的理想版本,又無緣中選,著實讓人無限沮喪,原來大家還是喜歡不變的,更害怕嘗試改變,畢竟,【以不變應萬變】是一條比較簡單的路。只是,老師思想不變,教改會有希望嗎?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