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日 星期三

聖彼得堡--羅曼諾夫王朝--皇家墓園,看生死

聖彼得堡-彼得保羅大教堂--羅曼諾夫王朝的皇室墓園,教堂的神聖氛圍讓死亡變得如此莊嚴

依循基督教世界的傳統,教堂向來是神的殿堂,也是凡人在生命終結時刻,靈魂最後的依歸,世俗之人得以在教堂裡安息是何等的榮耀,想必並非是一般的市井小民求之可得,只有那些古代的王公貴族,或是享有曠世聲名之人,才能有幸安葬於大教堂之內,與上帝常相左右吧。
走過歐洲數不清的大教堂,記憶中的教堂,無不宏偉莊嚴,呈現一言難盡的華美絢麗,是令人由衷讚嘆的藝術品。對於教堂裡那些匆匆一瞥過目即忘的墓誌碑文,始終也不以為意。
原來以為,這是平淡看待生死的豁達,誰不知生命無常呢,死亡就像俯拾即是的人生場景,而人們早該習以為常。
曾經那麼漫不經心的參觀博物館裡的木乃伊.......,研究著、品味著別人的死亡,那些幾生幾世漂泊在教堂聖殿的亡靈幽魂,還有不計其數,出現在新聞媒體的死亡,意外的,戰爭的,恐怖攻擊的......,林林總總的死亡,都是事不關己的死亡,宛如輪迴般的重複上演,就在觸目驚心的那個片刻,身為旁人的你我,或許感受到瞬間的感傷和悲憫湧現,是一丁點的人道情懷嗎,何其廉價又無力無心,只因為那是他人的悲傷!
然而,就在秋意蕭瑟的某天,莫可奈何的和親愛的姊姊道別,除了不捨還是不捨,但求她脫離病痛求得解脫,祈願她在另一個世界灑脫自在,如同她在人世一般,過著修行者的喜樂生活。對生命無常的理解,或許只有在親人驟逝的當下,才得以深切體悟,理智上想把哀痛化為祝福,願逝者離苦得樂,歡慶生死,情感上卻屢屢怨懟命運造化弄人,活出精采人生的她,依舊無力扭轉死神的召喚,還深受病魔折磨,痛苦至極,才知人在死亡面前既渺小又無力,捨得與捨不得,全部無濟於事,只能聽天由命了。

聖彼得堡冬宮博物館--埃及館內的石棺,莎草紙,人形棺與木乃伊


躺在玻璃盒裏的埃及木乃伊,死去千年的古屍變成博物館裡珍貴的展品;死人情何以堪?

2015年9月11日 星期五

莫斯科--紅場夜景

我的俄羅斯之旅,即將展開


圍牆內是政治中心--克里姆林宮

聖巴西里教堂,是紅場的焦點


莫斯科河夜景

右側--紅場上的列寧墓

2015夏日書單--從(貝爾曼的幽靈),(愛瑪)...談起

1.貝爾曼的幽靈--奇幻基地出版,《第十三個故事》作者--黛安‧賽特菲爾德的另一部新作,這是一部探討生命與死亡的沉痛故事。孩童時期的威廉‧貝爾曼,因為貪玩用彈弓誤殺了一隻烏鴉,就此,一輩子蒙上了死亡的陰影,他渾渾噩噩的度過童年與年少歲月,歷經發奮圖強與名利雙收的青壯年,看似幸福美滿的人生......,只是,貝爾曼的幽靈--烏鴉的死亡詛咒,始終如影隨形,再也揮之不去,死亡不停歇的降臨,奪走他身邊一個個的至愛,到最後貝爾曼不得不對死亡麻木了,且開始大賺死亡的生意,夢想用萬貫家財來賄賂死神,卻不可行。一本充滿嘲諷意涵的著作,揭示了人在死亡面前既平等也無處可逃。當面臨死亡的關頭,凡人只能臣服、接受與放下,這個充滿闇黑色的死亡故事,在低氣壓籠罩的夏日,成了療癒心靈的一本書。

2.愛瑪--馬可孛羅出版,是《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作者伊莉莎白‧吉兒伯特的新作,不同於之前追求心靈成長與自我探索的作品,作者用一個非常寬廣的時空架構在書寫愛瑪一書。講述一個自歐陸荷蘭飄洋過海到美國,追求新天地與新事業開展的家族故事,故事中的主角愛瑪除了美貌之外,堪稱擁有一切,一個成功又享有聲名的植物學家,令人稱羨的聰敏智慧、身分地位與傾城的財富,唯獨渴望愛情,卻不可得,遇人不淑的婚姻是她生命中的極度缺撼,也意外的成為她的救贖,放下家族繼承包袱的愛瑪,終於在冒險的尋根之旅後,找到自己真正的心靈歸宿。

3.美麗的廢墟--時報出版,發生在義大利小島上的一個被遺忘的愛情故事,吸引我的原因有二,其一,故事發生在讓人戀戀難忘的義大利小島,其二,對李察波頓與埃及豔后拍攝過程,如果真有愛情八卦與小道消息,也不足為奇,不過,書中內容應該是出自作者文思創意,畢竟,故事真實性早已隨故人入土而不可考證,就把它當作是好萊塢似的風流艷史來欣賞吧。

4.千年繁華--京都的街巷人生,馬可孛羅出版,衷情旅行,更喜歡在地人筆下的城市印象,有別於走馬看花,來去匆匆的觀光客,日本知名的語言生活史學者壽岳章子,用更深刻的、共感的心眼,抒發自己對古都京都的生活記憶。這是她孩提時期悠遊其中成長的故鄉,也是幾十年過去,一景一物、街頭巷弄幾乎不變的京都。在時光的流轉下,京都還是京都,歷史的傳統、文化風情與古樸面貌,一代代傳承下來。書中有精彩的插畫,由澤田重隆所繪,畫家筆下的京都街景,細膩溫潤又詳實,具體呈現古都的風俗民情,想要漫遊京都,不容錯過此書。

5.法老的國度--古埃及文化史,麥田出版,中央研究院蒲慕州教授所著作的古埃及文化史,是我教學上最有價值的參考,對於埃及文化的研究很深入,也易於理解,可以從中得到許多古埃及學的知識,想要了解埃及傳統與古老文化者,很值得深入一讀再讀。

2015年6月13日 星期六

努力教育,看見生命的轉變....

一晃眼又是三年
破了慣例,參加了309謝師烤肉宴

孩子們天真又熱情
讓人不捨離別

你們,真的長大了
和兩年前相比,簡直天差地遠

可能是聲名遠播之故
看著課表上的209
腦袋裡,已經開始盤算著
這是甚麼班,是否如傳聞所言
我該如何治他.......

初次見面
果然是,一盤散沙,一群不受控制的小屁孩
散落在教室,吵鬧喧嘩
大聲鎮壓後的亂象
變成,在各自坐位上,
像蟲蟲一樣,不安份的蠕動
不停歇的,張口東聊西聊,無視台上聲嘶力竭的我

對你們而言
我就是那種可惡至極、既死板又難搞的嚴格老師
我們的初次接觸
想必是互相討厭對方,非常非常的瞋恨彼此

總是,帶著戰備的心,走入你們的教室

就這樣反覆的
歷經,衝突,磨合,修正
再衝突,糾正,化解
終於,可以不再需要嚴詞訓誡

躁動的課堂,漸漸的,變得安靜沉穩
我看見了
你們眼中,渴望學習與聽講的光芒
歷史真有趣的,對吧

你們的進步,緩慢,穩定,也有波瀾
時而飛快前進,時而又鬆散停滯
就是一群年輕不安的靈魂

還好,都及時回到正軌

309這一年
算是太平盛世吧
上課自動歸位,蟲蟲危機解除
專注力,八九不離十
成績穩定了,爆發力持續上升中,貼心程度破表

孩子們
我為你們喝采,可喜可賀
一灘混濁的水,終於沉澱下來,變得清澈明淨

我看到了
你們善良純真又可愛的本質
三不五時,還喜歡撒嬌一下

回想,初次見面時,那些張牙舞爪,不受管控的嚇人樣貌
你們真的蛻變成功,應該是,回歸生命的本質了

讓我再次見證了
教育的無限可能
孩子們不是實驗品
你們是活生生的,充滿成長動能與契機的生命個體
不要被不良的周遭環境所淹沒,切記


未來,不論你身在何處,順遂或惡劣的環境
都要鞭策自己,突圍而出
成為真正的自己
相信自己,你必有可為

我由衷謝謝
你們的熱情與愛
雖然不捨
還是希望你們展翅飛翔

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

讀侯文詠與謝哲青,作家的生命之歌

閱讀侯文詠的新書--請問侯文詠-一場與內在對話的旅程--皇冠出版

原來放棄醫學博士的光環,與醫生高薪收入的侯文詠,成為作家才是他最稱職的角色,他是個知名的作家,十幾年來出版了不少的作品,慚愧的是,我卻鮮少真正閱讀完,一本他的作品,只是偶而在書店裡,迅速又簡略的的瀏覽,直到買下這本書....,才發現,侯文詠真的很會說故事,講起道理,更是直指人心,說理說到人的心坎裡。

一路順邃的白袍人生,在安寧病房照護的日子裡,有了轉折,作家最終聽從那個內在價值的召喚,棄醫從文,結果更是了不起,脫下白袍,不醫人命了,反而,藉著寫文章,醫治了更多人的心。

【放棄,其實比堅持下去更難】,很有感覺的一段話,就像大部分的人,再怎麼痛苦也很難捨棄, 那食之無味又棄之可惜的愛情或婚姻,只因為對改變的未來更恐懼。

此時,我需要一個【切換心情的開關】,你呢?

生活苦悶的人,對生命價值有疑慮之人,缺乏生活目標的人,總是被情緒低潮淹沒的人,姑且,靜下心來讀讀這本書,或許會為迷途的你,點上一盞心燈,讓幽暗豁然開朗,對我而言是如此。

經常在電視節目上,看到名嘴謝哲青侃侃而談他的旅遊經歷,蠻訝異的發現,一般的導遊怎麼會有如此豐富的藝術史知識,好奇心的驅使下,讀了他的兩本旅遊札記

歐遊情書--因為太美,一定要說給你聽的風景】--圓神出版
【走在夢想的路上】--天下文化出版

同樣熱中旅行,我的旅行只能算是輕鬆度假式的旅行。蜻蜓點水般

謝哲青是用生命在旅行,用勞力換取旅行,在艱苦求學中旅行,再繼續工作當領隊旅行。
相形之下,我的旅行感受,只是純欣賞和喜歡的輕描淡寫,

謝哲青的旅行,既深刻又觸動人心。充滿漂泊困頓的情境,與一再自我放逐的孤獨感。

幾乎面臨生死交關的絲路阿富汗之旅,
護照遺失,在羅馬尼亞碰到鬼打牆似的卡夫卡時間,看似輕鬆的記述,其實是異常慘痛的經驗,
海上流浪船工的漂泊旅行,
天啊,他的人生,真是精彩萬分,

86國的旅遊經歷,倫敦大學考古學與藝術史雙碩士,行千萬里路也閱讀萬卷書。生命閱歷之豐富與艱辛,超乎常人。讀著(走在夢想的路上) ,最大的感觸是,他是個名副其實的孤獨戰士,用血淚與浪跡天涯的勇氣,活出只屬於自己的精采人生。誰也無法複製的生命經驗,真讚!

教改,先從老師的心和腦袋改起.......

教改改了二三十年,究竟有何成效,見仁見智。以基層老師和家長的看法而言,正面的掌聲和肯定應該不多,癥結在於,升學考試越改越繁複,不但程序複雜,家長一頭霧水,連老師也要耗費心力,費盡唇舌,才有辦法向學生說明清楚,其實,十二年國教的新制,開辦第二年,已經弊端叢生,多元入學積分的計算,學生志工時數的取得,已出現熱心家長幫忙造假的狀況,學校記功嘉獎浮濫.....,反正再怎麼不努力的學生,也可以輕易拿到40分的多元入學條件。教育部嘔心瀝血的政策,殊不知居然變成反教育,莫名其妙的變成虛偽欺騙與功利主義的假服務精神氾濫,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

我覺得,決策者過度小看,台灣父母親寵愛孩子的心,也過度相信我們的國中生,成熟到可以獨當一面,當然,也信以為真認為,只要政策改變,政令下達,在一線的國中老師就會乖乖照辦,老師們馬上就會改變教法,來個成功的翻轉教學,訓練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出有創新精神與創意思想的孩子。

簡直像畫餅充飢一樣的癡人說夢,真實狀況卻是,兵來將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實在很不忍看到教師們,疲於奔命應付上級政策的忙碌,上頭三不五時就丟出一個線上研習通知,什麼教師專業評鑑等等的功課,結果,每個人桌上的電腦,就開始日以繼夜的跑時數,這真的是上級要老師們提昇專業素養的方式嗎?老師真的改變與成長了嗎?又是一個可悲的造假和假象!

其實,第一線教師最該改變的事,是硬梆梆加上僵化已久的腦袋,要跟上時代的腳步,多讀書,多接受新資訊,多看看世界的瞬息萬變,藉著多閱讀,得到的新觀念,傳達給學生,因為,現成既定的教科書,總是一成不變的,若要照本宣科了無新意的教學,教改改一百遍也無用,反之,老師如果能夠在課程中,融入新的知識與元素,讓課程充實與生動化,那即使不用翻轉教學,學生還是會在課堂上受益良多,也充滿求知慾望的。

去聽過台大葉丙辰教授的演講,無疑的他是一位充滿創意思維的教育者,藉著源源不絕的創意點子,來引導學生的創意與學習。令人讚嘆他的功力,然而,最令我折服的卻是,教授在講台上所展現的,想要把孩子教好、讓你學得會的熱忱,一股旺盛的教育企圖心與拼勁,在數百人的講廳瀰漫開來。

或許,教育現場的成功與否,老師最需要的是,一顆想要成就孩子的心,只要,有心想要教好學生,就會去竭盡心智,改變教學的方式,讓孩子進步與學習,反之,只會選擇放棄,再若無其事的自我安慰說:學生都不讀書,太笨了,又能奈何?

老師的積極作為,要求自我在思維觀念上,求新求變,與時俱進,是很重要的。多接受新的教材內容,避免一味墨守成規,多多尋求新的改變的可能性,讓孩子也接觸不同的知識與啟發,這是老師的責任,要藉著不斷自我的學習成長,來充實上課內容的深度與廣度,藉此改變上課的氛圍,是老師該努力的目標。

希望以後,上級不要盡是要求老師,去聽那些老套又一再重複的研習課程,難道不能找一些符合社會新思潮的人物,像是侯文詠、游桂乾,李家同,蔣勳,葉丙辰等等名家,來給老師們上個新思想的課,相信只要這些人開講,絕對不會出現簽名報到就走人,或睡覺聊天的研習奇景了。

今天,適逢選擇下年度教科書的日子,求新求變的理想版本,又無緣中選,著實讓人無限沮喪,原來大家還是喜歡不變的,更害怕嘗試改變,畢竟,【以不變應萬變】是一條比較簡單的路。只是,老師思想不變,教改會有希望嗎?


_

2015年4月7日 星期二

戰火下的中東世界,和平遙遙無期?

在這個充斥著災難與死亡的世界,悲劇總是不停歇的上演,世界和平猶如癡人說夢!

近年來,中東的伊斯蘭世界,就在世人的眼前,一步一步的走向烽火連天的人間煉獄;內戰多年的敘利亞,大概非得戰到你死我亡的狀態,才肯罷休,後頭還有IS虎視眈眈,伺機接收戰果。伊拉克的內憂也與敘利亞,如出一轍;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中東世界真的會被IS所統一,加上,利比亞政府與反抗軍的戰鬥,態勢不明...........。還有,阿拉伯半島南端的葉門,此時也陷入無政府狀態的內戰中,總統早已流亡海外,內戰紛亂的局面,不知何時善了。在這些動盪不安的國度裡,悲劇與死亡如影隨形,人道救援早已淪為空談,殊不知聯合國的角色,安在?好像中東世界的慘無人道,只要不影響到強國的利害關係,一切皆可視而不見,可憐的是無辜被波及,在烽火中死傷與顛沛流離的老百姓,動亂中,果然人命賤如草芥,又能奈何呢?
遙遠世界之外的同情與憐憫,果然一無是處,究竟該如何終結中東地區戰亂,解救生靈塗炭的痛苦, 仍然只能期待強國積極介入吧,只是,目前看不出有何跡象顯示,哪一些國家願意主動跳出來淌這灘渾水。
更可悲的是,深陷戰火中的敘利亞與伊拉克境內,那些歷史悠久的千年古蹟與廢墟,恐怕也在劫難逃,真會變成名副其實的廢墟了,或許,日後人們只能在書冊裡,遙想它過去的存在,而我,是否該暗自慶幸,幾年前曾經走過敘利亞一遭,見證過它的和平與美麗?

2015年1月17日 星期六

爭吵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嗎

此時此刻,鄰居抓狂式的咆哮聲,透過緊閉的門窗,傳入耳中,又是翻天覆地的爭吵進行式,一個月中總有那麼幾次,震撼人心的大吵,好像已經像週期式的大爆發,讓周邊的鄰居們要學著見怪不怪,真是悲哀ㄚ,現代人真的有夠苦悶,是心裡太苦,無處可宣洩,還是怎麼了,總覺得人與人之間,特別容易起爭執,也特別容易有磨擦,不管是陌生人,朋友或者是親愛的家人之間,稍有不慎,爭吵就來了,而且,還不是普通的口角與冷戰,幾乎都是歇斯底里的惡言相向,乃至破口大罵,聞之令人膽戰心驚。真不希望,會上媒體版面的新聞,屢屢真實上演,就在我的周遭。

不禁懷疑,現代人是否該獨自一人生活,不要有婚姻牽絆,會過的比較自在快活些,既然無法包容與接納彼此,為何要冒險組成家庭,互相折磨對方呢?或許是,世事難料,誰知和諧幸福的家庭,經營不易。

在這個凡事速成便捷的社會,網路太快,手機太方便,讓現代人已經喪失了面對面溝通與傾聽的能力。最討厭的用餐風景,就是一家人吃飯時,美食當前,好幾對眼睛卻是掛在桌上的手機上,目不轉睛的緊盯螢幕;家人間的對談,有一搭沒一搭的。當人與人之間的情誼,已經比不上虛擬的網路世界時,著實讓人心寒!現代家庭要如何維繫家人之間親密的情感,是我一直在省思的課題。希望隔閡與疏離不會是家人間的宿命,即使,親人各奔東西,還是選擇相信,親情是彼此的牽絆與依賴。

《耶路撒冷三千年》的沉痛與救贖

今年的冬天,歐洲特別的寒冷,宗教激進主義的恐怖攻擊,造成法國境內悽慘的死傷,也讓整個歐洲各地風聲鶴唳,基督教與伊斯蘭世界的不信任與對立衝突,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又是族群與信仰之間的吵鬧不休,真不懂,全能的上帝為何不想想辦法,化解僵局,至少不該縱容信徒假藉神之名 濫殺無辜吧!難道,要讓中東的伊斯蘭戰火,蔓延到歐洲,乃至整個世界嗎?

為了深入理解西方宗教的糾葛,讀了『耶路撒冷三千年』 一書【究竟出版社,2013年】對於這個世界宗教的中心,我看到了它過去三千年來的歷史發展,簡直是萬分複雜與糾結不清,眾多民族的殺戮爭奪與宗教派系的角力,不斷在《耶路撒冷》這座城市反覆上演,戰火摧殘、焚城、屠殺、重建,它就像永無止盡的輪迴一般,一再的在廢墟與死屍上重建,而信仰始終屹立不搖,在人心種下無法撼動的種子;千年來,這個號稱猶太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聖地,在不同勢力的競逐下,消長、擴張、茁壯,也多次毀滅。

直到今日,各個教派在聖殿山上和平共存,用自己的語言,各自向自己的聖殿祝禱,祈求神的庇佑,它終於蛻變成為世界性的耶路撒冷。只是,聖殿山之外的世界,和平依然遙不可及,宗教衝突的難題,依然無解。那世界族群的紛爭,幾時休?
走過耶路撒冷的歷史,日日夜夜,猶太教的拉比,依然虔誠的面對西牆懺悔禱告,猶如基督徒在聖墓教堂對神祝禱,也如同穆斯林在圓頂清真寺膜拜,他們無一不祈求神明保佑國泰民安,但神聽到了,人世間千千萬萬的禱告聲了嗎!為什麼世界和平依然求之不可得?
圓頂清真寺

哭牆

聖墓教堂內壁畫



2015年1月8日 星期四

古羅馬的萬神殿與四河噴泉廣場

古羅馬帝國時代,延續傳統,信奉希臘神話中的眾神,因而有萬神殿的偉大建築遺留下來,直到西元394年,狄奧多西皇帝在位,才確立了基督教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萬神殿歷經兩百多年之後,終於變身成為基督教堂。如今,高聳的採光圓頂,裝飾著層層的花格,加上科林斯的列柱環繞形成的壁龕空間,是歷代著名人物的墓園,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應該是文藝復興大師拉斐爾的靈柩,教堂裡,現在難得設置有如一般教堂的坐位,可以讓前來瞻仰的人們休憩,感覺上,比起以前更加人性化了。



四河噴泉廣場是個藝文薈萃之地,隨處可見街頭藝人表演,更多的是賣畫的攤商,簡直就像露天藝廊一般的精彩,真希望有時間可以挑一幅喜愛的油彩畫帶回來。